护理概况

我院护理发展史

发布时间:2011-11-16 16:02:36     阅读量:25120
建院初期(1951年10月—1952年1月)医院没有病房,门诊21台椅位,只有1 名见习护士,因属私人集体经营,实行一职多能,能医能护,口腔护理操作不规范。1952年2月1日,医院建立了病房,设10张床位。此时聘请了1名叫利比那的前苏联护士指导诊所的护理工作,培训护理人员。
早期护理人员配台护理情况
早期护理人员配台护理情况
1953年见习护士增加到17名,治疗椅位增加到40台,病床增加到16张,医院正式开展了病房护理、门诊配台护理、供应室敷料制备和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第一任护士长是主管护师张淑琴,主管外科病房护理工作。随着门诊量的不断增加,又任命徐静护士、门桂芝护士为护士长,主管治疗科和修复科门诊的护理工作。
1956年医院进行了定员定编定机构工作,护理工作由此走上正规。此时,护理人员增至35名。开展的护理工作有:治疗科、急诊室、供应室、预防保健科、口矫修复科室的护理配台工作;消毒隔离、灌注模型、敷料加工及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供应工作;还有住院病人护理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
1972年张淑琴任总护士长,主管全院的护理工作。1979年,医院的护理人员增至78名,护师6名。
1980年,文革后的第一批卫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分配到口腔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从此,每年都有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到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使医院的护理队伍的文化和业务素质得到迅速提高。
1984年,王莲英任总护士长,对各科室护士长进行了大的调整。病房和所有临床诊室都配备了护士长,兴工街门诊还配了副护士长。针对供应室的管理需要,也配备了护士长。护士长岗位实行轮换考核制度,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流动和交换;总护士长对各诊室护士长的业务素质、技术能力、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考核,使护理队伍的管理走上正规化渠道。
1989年总护士长的王莲英与医务科协作,根据我院护理工作的现状,参考国内外口腔护理常规,制定了医院第一部口腔护理操作常规,使医院的护理工作第一次有章可循。
1990年,刘桂梅任总护士长。
1992年11月,李凤芝任护理部主任。
2002年10月,颌面外科病房及美容外科病房共计床位数50张,责任护士4名,对全体住院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随着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病房的整体护理也逐渐走向规范化、人性化。自2003年起,对所有住院患者病房均实行送检制度,充分体现人性化,得到住院患者的一致好评。是年,病房开展“微笑列车”活动。
2004年,在医院中层干部竞聘工作中,郭煜霞被聘任为护理部主任。
是年,医院整体护理记录再次得到完善,通过护理记录的书写完成对病人入院的评估、              
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等阶段,使护理病志的书写更具科学性、真实性、规范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是年,护理部配合市卫生局“白衣天使献爱心”活动,组织病房护理人员到福利院做回访,指导腭裂患儿术后语言训练。
2005年医院完成了对全院93名护士注册的电脑化管理,使护士注册管理更加科学化。针对卫生部的《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制定了我院消毒技术工作细则。
 2006年吕艳被聘任为护理部主任。护理部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制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对科室护理工作实施量化考核。
2008年护理部组织牙体牙髓科护理人员制作了《口腔牙体牙髓科材料及调拌》的光盘,使护士的药品调拌技术更加规范,发挥药品的最佳性能。 
2008年护理部对临床学习期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2009年护理部重点加强了分诊工作,强调门诊前台工作流程:包括宣教、医生介绍、导诊、接待、解释工作等。这一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科室护理人员的劳动纪律和分诊岗位的工作质量,使医疗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10年,按照大连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大连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通知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积极行动,主管护理工作的副院长陈小冬亲自督导活动,护理部具体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各项工作,明确和落实医院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通过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了连续、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部定期召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总结会议
护理部定期召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总结会议